[汽車之家新車圖解] 在今年(2021年)2月份,現代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基于E-GMP架構打造的純電動車——IONIQ(艾尼氪)5(參數|詢價),這款車型定位跨界中型SUV,它的軸距達到了3000mm,可以說非常夸張。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我們率先體驗了這款新車,接下來就帶您看看它的后排空間表現如何。
先跟大家介紹下“IONIQ”,它其是現代旗下的獨立純電動品牌,中文名稱為艾尼氪,而我們今天實拍的IONIQ(艾尼氪)5就是這個新品牌的首款車型。
IONIQ(艾尼氪)5在外觀設計方面與現代其他車型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它采用了更加凌厲、平直的線條,頗具“未來機甲”風格,車頭、車尾硬朗的形面就像直接切割出來的一般。
來看前臉的細節設計,矩形的頭燈十分吸引眼球,其扁平化設計、獨特造型擁有較高辨識度,同時設計風格也與整車相協調。另外,該車采用了蚌式前機艙蓋,官方稱這有助于優化空氣動力學。
來到車身側面,首先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它3000mm的軸距,這在一臺中型SUV上非常夸張,我也更加期待它的后排表現。再來看車側設計,車門部分三角形的線條也是延續自現代45概念車,立體感很強。
除了軸距“特殊”外,它的長寬高還是比較常規的,分別為4635/1890/1605mm。另外,實拍車型還配備了20英寸的輪圈,其造型類似旋渦一般,看上去非常炫酷。
車尾矩形燈組與車頭相呼應,大量平面而非弧線的設計也很好地保持了IONIQ(艾尼氪)5的調性,另外較為復雜的后包圍造型也降低了車尾視覺高度。
進入車內,中控屏和全液晶儀表的尺寸均為12英寸,配合中控臺富有層次感的設計以及橫貫式空調出風口,車內氛圍輕松,雖然談不上太強的科技感、未來感,至少這種感覺不會讓人覺得壓抑或俗套。
IONIQ(艾尼氪)5取消了傳統前排中央島臺的設計,前排乘客可以獲得相當開闊的橫向空間,如果是在狹窄的停車空間內,乘客還可以便捷的從兩側任意車門上下車。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型采用了“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最主要的特征是該車座椅、門板內側、座艙頂棚、地板以及扶手等部分均應用了可二次利用的材料制作,比如PET瓶、植物基紗線、天然羊毛紗線、植物提取物等。
在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84cm的體驗者坐在前排,將座椅高度調至最低,前后調至合適位置,此時頭部空間為四指。相同體驗者來到后排,頭部空間為兩指,腿部剩余兩拳。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中央地板并沒有隆起,并且靠背角度、前后都可以調節。
續航及充電部分,IONIQ(艾尼氪)5提供58kWh和72.6kWh兩種電池容量版本車型(標準續航和長續航版),其中長續航版兩驅版車型在NEDC工況下的最大續航里程可達600km。
動力部分,長續航版兩驅(后驅)車型的最大功率均為160kW(218Ps),峰值扭矩為350N·m,標準續航兩驅版車型的最大功率為125kW(170Ps),峰值扭矩為350N·m,兩版本車型的0-100km/h加速時間分別為7.4s和8.5s。標準續航四驅版車型最大功率為173kW(235Ps),峰值扭矩達到605N·m,0-100km/h加速時間為6.1s。長續航四驅版車型最大功率為225kW(306Ps),峰值扭矩為605N·m,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5.2s。
寫到最后:
經過一番體驗來看,IONIQ(艾尼氪)5的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均衡的,首先它的外觀夠炫酷,內飾也比較前衛,并且得益于長達3米的軸距,后排空間也是有保障的,雖然沒有展現出長軸距應有的“實力”,但在同級別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看完這款新車,你覺得它的競爭力如何,不妨在評論區進行討論。(文/汽車之家 侯明浩 攝/上海車展前方報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