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新車圖解] 2月5日,飛凡汽車正式發(fā)布了旗下全新中大型純電轎車飛凡F7(參數(shù)|詢價),新車預售價為28-35萬,目前開始接受預訂,預計在3月底正式上市。
飛凡F7的設計上源自獲得過2020紅點概念設計大獎的飛凡R-AURA極光號概念車,全車采用以線帶面的勢能線條設計理念,線條簡潔流暢。
兩側的羽光日行燈細長銳利,線條走向也跟車身線條融合,尾部還帶有光纖紋理。下方的LED日行燈是遠近光一體式設計,帶有透鏡。
前包圍兩側則是應用JET FLOW空氣動力學設計,前包圍上方線條采用迎風刃設計,兩側開孔通風,提升空氣動力學表現(xiàn)。
飛凡F7采用RISING PILOT高階智駕系統(tǒng),整車配置了32個傳感器,全車搭載包括激光雷達、采埃孚PREMIUM 4D成像雷達,800萬像素攝像頭、增強版遠距離點云角雷達。
駕駛輔助系統(tǒng)采用了英偉達的Orin芯片,目前已經(jīng)支持高速NOA的自主領航功能。
RISING PILOT將前融合和后融合兩個過程同步進行,對視覺、毫米波、激光雷達獨立的感知結果進行后融合,同時綜合激光/毫米波+圖像的前融合結果進行全要素全觀測周期融合。
并且會在RISING PILOT領航功能中綜合高精度地圖信息,通過這些環(huán)境要素信息的全融合,實現(xiàn)對車輛周圍環(huán)境信息的精確測量和準確判斷,給后端的功能實現(xiàn)提供完備的復雜環(huán)境模型信息。
車身側面采用短前懸長后懸的設計,應用了上窄下寬的窗門比例,門板高度是車頂高度的0.618的黃金比例,搭配大尺寸的輪圈,帶來更加低趴的視覺效果。
車身長度達到5米,軸距3米,車身長度比極氪001和蔚來ET5都長,軸距則介于兩者之間,風阻系數(shù)為0.206Cd,是中汽研認證的中國品牌中風阻系數(shù)最低的車型。
飛凡F7還用上了全車無邊框電吸門,而且四門都是雙層夾膠的隔音玻璃,在配置上足夠高端。
飛凡F7提供19英寸和20英寸兩個尺寸的輪圈,其中19英寸輪圈是空氣動力輪圈,展車則是采用20英寸輪圈匹配Brembo卡鉗,看起來就頗具性能范。
尾部引入了浮空島的設計理念,貫穿式的尾燈以浮雕的形式嵌在尾部,看起來很有立體感。
飛凡F7同樣采用了3+1的RISING MAX巨幕43英寸三聯(lián)屏,后排8英寸的娛樂屏,后排屏幕不僅能控制座椅和多媒體系統(tǒng),還能播放愛奇藝視頻,提升了后排的娛樂性。
與飛凡R7相比最明顯的差異是換上了新款方向盤,兩側都是跟特斯拉類似采用了滾珠控制鍵,操作方便點。
多媒體系統(tǒng)則是采用RISING OS全棧自研操作系統(tǒng)搭配高通驍龍8155芯片,飛凡F7采用了3D矢量音效技術,提供14+2個揚聲器,7.1聲道環(huán)繞,據(jù)說能讓導航有更強方向感。
在用料方面,飛凡F7的座椅和方向盤都采用頂級NAPPA打孔真皮,觸感細膩,中控臺則采用了木紋飾板,各種扶手采用鵝卵石曲面設計,手感平整順滑。
座椅被廠家稱之為巴赫座椅,搭配了頭枕音響,而且配置相當豐富,通風,加熱和腰部熱石按摩功能都有搭配,乘坐感受上也足夠厚實。
儲物格配置足夠齊全,整車配置了18個儲物格,前排中央提供了帶充電功能的手機槽,隱藏式杯架,懸浮式的儲物格等。
后排座椅相當厚實,靠背還支持6°調節(jié),乘坐感受柔軟舒適,類似大沙發(fā)的乘坐感。
空間方面,身高1.7米的體驗者在前排乘坐,頭部有1拳3指的空間,在后排乘坐,頭部空間最大1拳,最小4指,腿部空間超過兩拳。
配置上全景天幕,面積接近2平方米,而且廠家資料顯示能隔絕99.5%的紫外線,到底夏天會不會燙頭頂,可以關注我們后續(xù)的試駕體驗。
尾廂蓋采用了掀背式的開口方式,保證了寬大的開口,取放大件物品很方便,常規(guī)容積為466L,后備廂支持分離放倒,實用性和靈活性都不錯。
動力方面,飛凡F7提供有單電機、雙電機以及換電車型和非換電車型可選,CLTC最長續(xù)航里程666km。
其中后驅版電機最大功率250kW,百公里加速5.7秒,四驅版電機最大功率400kW,百公里加速3.7秒。
兩版本的動力參數(shù)都是同級別中國品牌競品中最快的。廠家為其定位新好好先生,不僅是要滿足家人舒適性的乘坐,也要滿足車主自己的操控快感。
懸架方面,飛凡F7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的四輪獨立懸架。
飛凡F7的換電功能可以達到2.5分鐘換電速度,5,000次安全快換壽命,為國標“螺栓式快換機構“的3倍。
QUICK CLICK加固電池快換平臺能夠自適應車身位置,無論動力電池組固定螺栓裝配的細微誤差,還是車輛進入換電站的位置不同,均不影響動力電池組更換的順利裝配,相比傳統(tǒng)VI視覺相機定位,QUICK CLICK加固電池快換專利的精度更高。
飛凡F7在科技配置,座椅舒適性和動力表現(xiàn)方面都相比同級別或者同價位區(qū)間的中國品牌競品有一定優(yōu)勢,如果選擇車電分離方案,在價格上有望降到20萬以下,性價比突出,不過在品牌知名度,換電站和售后網(wǎng)絡方面都還有提升空間。(文/汽車之家 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