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問編輯
當前位置:
車史上的1月7日 克萊斯勒貸款擔保法案
王勐
關注
[汽車之家 車史上的今天]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在標榜自己的自由市場經(jīng)濟模式,但事實上每當本土大型汽車公司的遭遇困境時,美國政府卻往往難以保持淡定。1980年1月7日,美國總統(tǒng)卡特簽署《克萊斯勒貸款擔保法案》,只為將克萊斯勒拖出虧損泥沼。
故事還要從20世紀70年代初說起,此時包括克萊斯勒在內(nèi)的美國各大汽車公司都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之后近20年的輝煌與繁榮。這段時間的美國汽車以龐大的車身和天馬行空的設計著稱,時至今日全世界還有無數(shù)車迷在懷念那個美國汽車的“黃金年代”。
然而這種空前的繁榮卻并不穩(wěn)固,它建立在充足且廉價的石油供應以及極其寬松的環(huán)保標準之上。很不幸,1973年爆發(fā)的石油危機恰恰破壞了這一繁榮的基礎,再加上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標準,應對無措的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幾乎同時陷入經(jīng)營困境。
1979年,臨危受命的CEO李·艾科卡(福特野馬之父)意識到若無大量資金注入,克萊斯勒汽車必將破產(chǎn),為此他來到美國國會游說,請求政府給予15億美元的貸款擔保。克萊斯勒的汽車工人和經(jīng)銷商遍布各個國會選區(qū),因此國會也不得不批準了他的請求。
次年年初,貸款擔保法案由美國總統(tǒng)吉米·卡特簽署生效,克萊斯勒得到了這筆救命錢。此外,美國軍方也采購了大量道奇皮卡用作后勤支援車輛。有了這些幫助,再加上基于緊湊級的K平臺新車型上市,克萊斯勒的經(jīng)營狀況終于得到緩慢恢復。(文/圖 汽車之家 王勐)
文章標簽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舉報/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