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標故事] 日系汽車品牌給人一貫的印象總是中庸和沉穩,但凡是總有例外,馬自達就是其中比較另類的一位,它非常固執地堅持著自己的技術和風格,用如今時髦的話講就叫“有情懷”。下面就讓我們通過車標的演變來回顧一下這個品牌的故事。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馬自達的創始人,松田重次郎于1875年生于廣島的一個漁民家庭。為了生計,14歲時他便前往大阪的一個鐵匠鋪中做學徒,在此期間松田展現出了自己的機械和商業天賦,他不僅發明了“松田水泵”,更創建了自己的工廠。
1921年,當46歲的松田重次郎再次回到故鄉時,已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一代”了,而他回家的原因是臨危受命,接手群龍無首的東洋軟木工業公司。這家公司在1920年成立,然而半年后其創始人海塚新八卻一病不起,只好請松田回到廣島支撐局面。
接下東洋軟木的社長職位后,松田重次郎開始擴大這家公司的經營范圍,并在1927年將公司名稱更改為東洋工業株式會社。1931年,東洋工業推出了自己的第一臺三輪摩托車馬自達號(Mazdago) ,從此進入了機動車生產領域。
這臺三蹦子不僅是東洋工業(下文統稱“馬自達”)的首款機動車,同時也是“馬自達”商標的首次出現。它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松田重次郎姓氏讀音(Matsuda)的變形,另一說是來自古波斯宗教拜火教大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的名字。
馬自達最早的車標只是一個手寫體的“Mazda”字樣,但如果你看到馬自達號的油箱時,會驚奇地發現在Mazda字樣的下面還有一個三菱的車標,這是因為剛入行的馬自達并沒有自己的機動車銷售渠道,因此才請三菱代為銷售。
1936年,馬自達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圖形車標,該車標由三個變體的“M”組成,它有三層含義:起伏的形狀代表了馬自達的故鄉廣島市; 重疊的三個“M”代表“Mazda Motor Manufacturer”的縮寫;展開的翅膀造型則寓意著馬自達的靈活與快捷。
馬自達的第二款圖形商標誕生于1959年7月,這個車標非常簡單,僅由一個變體的字母“M”和外面的圓圈組成,但你可別小看它,因為在它的“任期”內,馬自達推出了多款對于這個品牌具有重要意義的車型。
首先要說的是1960年5月推出的馬自達R360,這是馬自達品牌第一輛真正的四輪汽車。馬自達R360定位于K-car的微型汽車,其軸距僅有1760mm,整備質量380kg,但正是這么“可憐”的一臺車,開啟了馬自達的汽車之路。
接下來的1961年對于馬自達來說又是里程碑式的一年,這一年,馬自達為了免遭兼并而從德國NSU公司引進了轉子發動機技術。轉子發動機是日后馬自達最引以為傲的技術之一,但此時這項技術距離實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了將轉子發動機投入量產,馬自達特地組織了一個被稱為“轉子47壯士”的特別研發部門,經過數年的攻堅,代號10A的雙轉子發動機研制成功。首部搭載這臺發動機的就是著名的馬自達Cosmo Sport,它也因此成為了世界首部搭載轉子發動機的量產汽車。
仔細看馬自達Cosmo Sport的車頭,你會發現它的車標并非100%忠實于“原著”,而是在馬自達的圓形商標外面又加了一個三角形,不用說您也能看出,它的靈感就來自其發動機中的轉子。此后馬自達推出的多款轉子發動機車型也都懸掛了這個“轉子版” 車標。
20世紀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而此時馬自達正在大規模地采用高油耗的轉子發動機,因此立即陷入了困境。好在得到了住友銀行的幫助,馬自達才得以度過危機。動蕩過后的馬自達更換了自己的商標,新商標變成了圖形化的“MAZDA”文字。
1979年,懸掛著新車標的RX-7上市,它搭載了一臺全新的130馬力雙轉子發動機,并且擁有四輪獨立懸架以及由此帶來的優異操控性,另外再加上漂亮的設計,RX-7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被認為是馬自達歷史上最經典的車型之一。
時間來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日本經濟泡沫的到來,日本的汽車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繁榮。馬自達在此時推行了多品牌發展策略,在日本市場設立了Eunos、Autozam和?fini等子品牌。
Eunos品牌在1989年推出,它的圖案源自日本傳統禮服“十二單”層層疊疊的領子。馬自達將旗下主力車型放入這個品牌銷售,比如馬自達323在日本被稱為Eunos 100,此外1989年推出的第一代馬自達MX-5在日本也以Eunos Roadster的名稱銷售。
?fini品牌在馬自達的一眾子品牌中最為高端,它主要銷售馬自達旗下的高性能和高檔車型。1991年推出的馬自達RX-7此時就以?fini RX-7的面目示人,馬自達626和929在這期間的名字也分別是?fini MS-6和?fini MS-9。
第三個品牌是Autozam,它主要負責馬自達的微型汽車。Autozam品牌最著名的車型就要數1992年亮相的AZ-1了,日本經濟泡沫時期人們非常注重享樂,連主打經濟的K-car級別都推出了不少跑車,Autozam AZ-1便是其中之一。
Autozam AZ-1由鈴木代工,作為一臺微型汽車,卻采用了非常夸張的鷗翼門設計,它與同時期的本田Beat、鈴木Cappuccino一起被日本民眾截取車名首字母,合稱為K-car跑車中的“平成ABC”。
不光有日本本土的眾多子品牌,馬自達還在1991年為海外市場設計了全新圖形車標,它由外圈象征太陽的圓環和內部象征火焰的菱形組成,它代表了馬自達的激情,同時也與品牌名稱來源阿胡拉·瑪茲達所在的拜火教暗合。
新車標推出不久,馬自達認為其內部的菱形與雷諾車標太過相似,因此馬自達對它做了修改,內部菱形被處理的更加圓潤,整個車標看起來仿佛是雙手捧著一輪紅日,象征馬自達的美好明天。此后馬自達在海外的眾多車型全部懸掛了這個商標。
90年代中期,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汽車市場隨之低迷,而馬自達的財務狀況漸漸難以為繼。為此,福特為其注資,并成為了馬自達的母公司,另一方面馬自達也結束了多品牌戰略,將旗下各品牌車型統一收歸馬自達品牌,接著在1997年推出了全新的馬自達車標。
相比于過去用過的老車標,馬自達的新車標顯得更現代也更漂亮。車標整體以橢圓形為輪廓,中間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對伸展的翅膀形狀,它象征著馬自達展翅飛向未來。另外這個翅膀與兩旁橢圓輪廓組成了一個“M”字,代表了Mazda品牌的首字母。
此外,民間對于馬自達的新車標還有很多解釋:有人說車標上的“翅膀”代表了馬自達一直專注的駕駛樂趣;還有人說這個車標像一支郁金香;最后一種更為傳神,不少人都說它像個貓頭鷹,為它起了個昵稱“owl logo”,其中有心靈手巧的還為其設計了貓頭鷹車貼。
2015年,馬自達悄無聲息地在自己的官網啟用了全新標識,新車標與1997年開始采用的老車標相比變化不大,最明顯的差異在于新標將老款下方的藍色“MAZDA”更換為帶有立體感的灰色字體+藍色描邊,另外圖形車標本身也變得棱角分明,更具未來感了。
結語:馬自達歷史上采用了不少車標,幾乎每一次車標的變更都伴隨著這個品牌的起伏。1997年之后采用的車標靈動飄逸,在它的見證下馬自達陸續推出了“zoom-zoom”等重要理念。最后也希望這個個性品牌能夠堅守自己的個性,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經典車型。(文/圖 汽車之家 王勐)
三輪摩托到勒芒冠軍 參觀馬自達博物館
http://www.omaae.com/culture/201511/88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