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模型] 日本是小型車的搖籃,在各種條件的影響下,誕生了很多經典的小型車。今天我們將要用這臺本田CITY TURBO II的模型車,帶您領略一下日本小車的魅力。
上世紀70年代,隨著日本戰后經濟的逐步復蘇,曾經流行的K-car受到了越來越多政策的約束。此時人們需要一款不屬于K-car的小車。1981年底,本田CITY就此誕生,當時它是本田旗下除K-car以外最小的汽車,車身長度只有3430mm。
和當時日本的很多小車不同,CITY采用了全新的“Tallboy”設計理念,即車身較高,這樣一來可以保證四個成年人在車里坐得更舒服。此時的
1982年9月,本田推出了CITY TURBO車型,這也是本田首次將渦輪增壓技術應用在民用車上。此前,本田已經在渦輪增壓方面有了充分的研究,只不過一直在F1領域使用。他們在一臺1.5T發動機上壓榨出1050馬力,逼得賽事組織方不得不改變了比賽規則。
1983年,本田又改款推出了升功率更高的TURBO II車型,四缸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60牛·米。這款CITY TURBO II,也正是今天我們模型實拍的原型車。
本田CITY在本田乃至日本家用車歷史上都可以算作是一個里程碑車型,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其后任車型本田飛度在當今的小型車市場上也有著不可輕視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本田鋒范(CITY)并非剛才所說的CITY的后代,二者之間唯一的關聯就是平臺一致。
模型采用封閉式包裝,從盒子上的圖片看,除了本田CITYTURBO II以外,盒子中還包含了一輛1:18的本田Motocompoq輕便折疊摩托車模型,。
打開包裝,盒內分兩部分,主體是CITY TURBO II模型,通過四個螺絲與泡沫盒固定在一起。
旁邊的小格子里裝的,就是Motocompo摩托車模型以及模型擦拭布。
這臺CITY TURBO II的車模看上去似乎比一般1:18模型小了一圈兒。本田CITY車型采用了“Tallboy”的設計,即車身短而高。這樣可以保證4個成年人坐在這個車內感覺更舒服。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輛TURBO II前后翼子板比普通車型都要寬,保險杠也大一號。這個套件在當年被稱為“Bulldog(斗牛犬)”。別說,還真有幾分神似!
發動機蓋上隆起的部分可以為內部提供更多的氣流空間,為這個狹小的發動機艙盡可能地多排出一些熱量,視覺效果上也為這個小家伙增添了一絲力量感。
雨刷器看樣子是無骨雨刷,雖然不能轉動,但相比其他一些車模印在玻璃上的雨刷器來說,已經精致了很多。
車門拉手是固定不可轉動的,下面是一個機械鎖眼的造型。車門關閉后與車體的縫隙很小,做工很嚴謹。但郁悶的是:包裝中沒有撬棒,想打開車門是個挺費勁的事兒。
油箱蓋位于車身左側,不可打開,上面也帶有獨立的鎖眼。
后輪前方的進氣口是封死的一個裝飾板,在真車上這是可以進氣的,用于在行駛過程中為后輪剎車系統散熱。
在上世紀80年代,天窗這個配置只出現在少許高端車型上。如CITY這樣一輛緊湊型小車能有天窗,可謂制造商的良心。日本如今的很多K-car也都是這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和AUTOart的很多其他車模一樣,CITY TURBO II后窗上的電熱絲顯得顏色有些過于鮮艷,略假。后窗雨刮器是兩廂車的必備裝置,和前雨刮一樣,不可轉動。
后保險杠上的導流孔可以在行駛過程中更快地將車底的氣流導出,為車底提供一個負壓空間,以實現更大的下壓力,保證車輛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
作為一個兩門四座車型,我沒有在這輛CITY的前排座椅上找到快速放倒的開關,大概想要進入第二排的話,只能放倒椅背+座椅前移分步驟進行了。
車門內飾板由塑料和絨布材質組成,線條規規矩矩。車窗為手搖開關,音響喇叭下面是一個小小的儲物槽。
后備廂蓋通過一根氣壓支桿支撐,當然模型車上的不是真的氣壓桿,而是一根很細的鐵皮套筒。后備廂蓋還是要靠鉸鏈處的摩擦力保持開啟狀態。
后備廂地板上沒有氈墊等覆蓋物,裸露的鐵皮中央是一個備胎槽。之所以這樣設計并非節省成本,大概是為攜帶Motocompo所考慮。
發動機蓋通過機械支桿支撐,落實到模型上就是一根可以轉動的鋼絲。關閉機蓋時,可以向前轉動收納在機艙邊緣。
發動機艙排布整齊,四根缸線雖是塑料制成卻把橡膠的那種柔軟自然的感覺表現的很到位。如前面所說,直列四缸1.2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60牛·米,鮮紅的外觀看起來還是很威猛的。
模型的細節處理很到位,發動機蓋內側除了有骨架的紋路以外,甚至連電路圖都能印刷出個大概。
CITY TURBO II前后懸架均為麥弗遜獨立懸架。然而和AUTOart品牌的其他很多模型一樣,這輛CITY四個懸架也都不帶有彈簧,這也是這個品牌一大短板。
包裝帶的這輛Motocompo并非普通的綁送品,當初本田CITY實車量產時就曾推出過此“套裝”,以滿足車主在日本狹窄的街道中的一切交通需要。
Motocompo以其輕便與可靈活拆裝的特性受到日本消費者的喜愛,中國玩家又親切地稱之為“小板凳”。曾有少部分通過特殊手段進入到國內,成為古董車收藏家們競相追逐的對象。
放平座椅,拆下車把的Motocompo可以裝到CITY的后備廂中。這臺模型車也剛好能放在里面,可見比例把握的還是比較精準的。
日本動漫《逮捕令》中,兩位警察女主角的警車座駕就是本田Today + Motocompo的組合,每當執行任務過程中遇到堵車等情況,女主角就會從后備廂拿出“小板凳”,繼續追擊壞人。
陷于戰后影響以及城市交通環境等種種原因,日本汽車廠商幾十年來造出了很多簡約不簡單的車型。而這輛本田CITY TURBO II,也是這段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圖/攝 汽車之家 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