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壇勐料] 前一陣子勐哥去了一趟日本,在島國街頭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那些在國內“停止生長”的日系車,在它們老家日本竟然“發育”得如此好……
相信不用我說您也能看出來,這是一臺最新版的馬自達2。代號DJ的它屬于馬自達2的第四代車型,于2014年正式發布。
馬自達2在日本本土的名字叫Demio,全新一代車型采用了家族式魂動設計,激萌中透著些兇悍。盡管沒能找到數據,但街頭目測它在日本的保有量并不亞于同級勁敵本田飛度。
回到國內,2007年長安馬自達成立,同年就將剛剛完成換代的第三代馬自達2(DE)引進國產。當時這臺車以其靚麗的外形和優異的操控性取得了不少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好景不長,偏高的定價以及來自自主品牌緊湊型車的沖擊,都給馬自達2的銷售帶來重重阻力。而低迷的銷量也讓長安馬自達遲遲沒有勇氣將最新款車型引入國內。
如今長安馬自達已經將超期服役的第三代馬自達2停產,未來能否在國內看到最新款馬自達2,我們不得而知。
聊完馬自達2再順便說一下MX-5,目前日本市場在售的是它的第四代車型。目測來看的話,馬自達MX-5在日本的保有量也還不錯。
盡管在日本本土銷量還不錯,盡管上一代MX-5也曾出現在一汽馬自達展廳中,但到這次換代之后,馬自達并未將其正式引進中國,想要擁有它的話還是需要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購買。
這臺“凝眉瞪眼”的萌物就是我們熟悉的奧拓,只不過是國內沒有的第八代車型。作為家族的最新產品,第八代奧拓在2014年投產,是一款在日本國內非常受歡迎的K-car。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長安汽車就開始引進第二代奧拓在國內生產,這款1988年就在本土停產的車型在中國一直生產到2008年。
2009年,國產奧拓終于迎來了換代,并且是從第二代直接飛躍到了第七代。此后第七代奧拓一直由長安鈴木生產到今天。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市場的奧拓屬于國際版,和日本版并不完全相同。
2014年奧拓在日本本土再次迎來換代,但國際版車型遲遲沒有推出,因此長安奧拓也沒能將其引進。
在國內“停止生長”的鈴木還不僅是奧拓,還有另一款我們熟悉的雨燕。國產雨燕在2005年的上海車展全球同步上市,這對于車型更新速度一向不快的長安鈴木來說可謂“壯舉”了。
然而雨燕的同步“壯舉”僅僅出現了一次,后來日本本土的鈴木雨燕在2010年迎來了自己的第三代車型,而國內卻仍在生產第二代產品。2016年底,雨燕第四代車型也已經亮相,不知道長安鈴木有沒有打算將其引進。
接下來又是一臺鈴木,它的名字叫鈴木Solio,是家族中的第四代車型,而這個家族除了Solio,還有幾個曾用名:Wagon R+、Wagon R Wide以及Wagon R Solio。
好吧,以上這些名字您全都不熟悉,不過相信看到它第一代車型的照片您就會恍然大悟了——這就是昌河鈴木至今仍在生產的北斗星。
這款漂亮的小車是日產瑪馳,它和國產瑪馳同屬第四代車型,只是海外版本在2014年經過了一次改款,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國內車型則沒有采用改款車型的新設計。
在2016年巴黎車展上,日產發布了第五代瑪馳,新車型一改現款的可愛風格,走起了時尚路線。然而國產瑪馳2016年的累計銷量還不到100臺,這給新車型的引進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臺科幻到有些張牙舞爪的車是豐田最新一代普銳斯,它在2015年投產,屬于家族的第四代車型。作為最早最成功的量產混動車型,豐田普銳斯的全球銷量已經達到了398萬臺。
盡管普銳斯在海外是那么成功,第二、三代車型還都在一汽豐田進行過國產,然而它在國內市場的境遇可謂舉步維艱。持續低迷的銷量也讓一汽豐田無法打起引進第四代車型的念頭。
這又是一款在日本街頭能見度極高的小車——豐田Vitz,我們看到的是最新款的第三代車型(代號XP130)。
豐田Vitz從第一代(XP10)起就曾引進國產,當時負責生產它的是天津一汽,名字則選擇了Vitz的音譯“威姿(Vizi)”。
Vitz的第二代車型(XP90)也曾引入國產,只是生產商變成了廣汽豐田,車名也變成了它在歐美市場的名字Yaris的音譯“雅力士”。
代號XP130的第三代Vitz(也就是海外版雅力士)并未引進國產,替代它的是代號XP150的Yaris L 致炫,而它僅在中國、泰國、菲律賓等亞洲市場有售。
如今全球車企都在不遺余力地往中國引進新車,這些日系品牌為何卻逆流而動呢?其實不難理解,以上車型不是本就賣不好的小眾車,就是市場被不斷蠶食的小型、微型車,低迷的銷量實在不足以讓車企下決心為其不斷更新。(文/圖 汽車之家 王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