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壇勐料] 賽車是和平時期人們釋放激情的戰場,而手表則被稱為男人唯一的“珠寶”,那么當賽車遇到手表,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速度=距離/時間,這個簡單的公式告訴我們,賽車這個速度游戲是與時鐘分不開的。從1894年巴黎到魯昂的首場汽車賽事開始,盡管當時的計時工具還很簡陋。
最早利用汽車賽事做宣傳的手表品牌是勞力士,上世紀30年代英國車手Malcolm Campbell爵士多次在美國Daytona海灘打破陸地速度紀錄,當時他戴的就是勞力士蠔式腕表。
勞力士與Daytona的故事并未就此結束,當1962年Daytona 3小時耐力賽首次舉辦時,勞力士成為了它的官方計時。
與Daytona耐力賽合作的第2年,勞力士專門為此推出了迪通拿腕表,而后者成為了50余年來勞力士最經典的腕表系列之一。如今基本款的迪通拿腕表在中國大陸的公價為9.5萬元。
勞力士迪通拿給國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可能源自電影《古惑仔:戰無不勝》,在影片中陳浩南為彌補與山雞的關系,買了兩塊勞力士迪通拿,黑色送給山雞,白色留給自己。
從1992年起,勞力士正式冠名Daytona 24小時耐力賽。此外,這個品牌還分別從2001年和2013年起成為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和F1錦標賽的官方計時贊助商,繼續著自己與賽車的故事。
如果您喜歡賽車肯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畫面背景中紅綠配的商標就是泰格豪雅(TAG Heuer)的LOGO,而這個瑞士手表品牌則可以說在靈魂中浸潤著賽車基因。
早在1911年,豪雅(Heuer,當時TAG還沒入股)就已經開始為賽車提供儀表盤時鐘。隨后豪雅時鐘便在拉力賽和耐力賽中成為了車手/領航員們重要的進度追蹤依據。
到了50、60年代,豪雅已經成為包括F1在內無數賽事中車隊和車手的計時工具。法拉利、路特斯、瑪莎拉蒂等車隊都曾使用豪雅為自己的車隊服務。
1963年,豪雅為致敬Carrera泛美公路賽推出了卡萊拉(Carrera)系列腕表(保時捷車名中的Carrera也是來源于此)。目前卡萊拉已經成為了豪雅最重要的系列之一,售價從1.5萬至數十萬元不等。
后來豪雅變成了泰格豪雅,但對賽車的熱情并未受到影響。目前以泰格豪雅作為官方計時的賽事包括但不限于:Formula E、Carrera泛美公路賽、摩納哥和澳門大獎賽、WTCC、Indy 500。
如果你翻開泰格豪雅的產品目錄,會發現這里面以汽車賽事和賽道命名的系列多到驚人:摩納哥、F1、銀石、蒙扎等不勝枚舉,仿佛這不是一家表廠,而是賽車周邊廠商。
豪利時(ORIS)是另一個長期與賽車保持聯系的瑞士手表品牌,它在2003年開始成為威廉姆斯F1車隊的合作伙伴,而威廉姆斯也成為了豪利時腕表的一個重要系列。
提到汽車和手表品牌的合作,相信不少車迷首先會想到奔馳與萬國(IWC),這是因為不少奔馳高端車型的中控臺上都鑲嵌了一塊萬國時鐘。
奔馳與萬國的合作并不僅限于此,實際上萬國的LOGO多年來一直都出現在梅賽德斯-AMG F1車隊的贊助商名單中,自然,萬國也為此推出了自己的賽車手特別版腕表。
相比于萬國和奔馳的合作,宇舶(Hublot)與法拉利之間的關系要更加親密。這不僅體現在宇舶對法拉利F1車隊的贊助,更表現在宇舶表上常見的碳纖維和打孔剎車盤等賽車元素上。
一些特別表款上面甚至會直接打上法拉利的LOGO。曾經我也想過買不起法拉利跑車,買一個帶法拉利車標的瑞士手表戴戴也不錯,不過后來一查價格,手表也買不起……
天梭在瑞士手表品牌中一直扮演著親民的角色,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它對賽車的投入。如今作為MotoGP的官方計時,天梭的LOGO出現在了這個世界頂級摩托車的賽場上。
寶珀(Blancpain)是瑞士頂級制表品牌,它曾于2009年-2016年與蘭博基尼攜手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冠名贊助后者的單一品牌賽事Super Trofeo。
以上列舉的賽車版腕表中,有一個很普遍的裝置,就是測速刻度(TACHYMETRE)。而將測速刻度置于表圈之上的則是歐米茄的超霸(Speedmaster)系列。
測速功能是早期賽車重要的參考工具,它的用法是在一個里程碑處開始計時,走到下一公里的里程碑時停止計時,如果計時大秒針走了1分鐘,說明車速是60km/h,如果走了30秒,則車速是120km/h。
手表品牌與車企及賽事的合作還有很多,比如柏萊士(Bell & Ross)與雷諾F1車隊、理查德米爾(Richard Mille)與邁凱倫F1車隊等等,篇幅所限,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了。
如今的賽車計時早已進入電子時代,但傳統高端機械表品牌仍未從汽車賽事中消失,這些品牌用傳承百年的精密和品質在賽場上詮釋著賽車之外的另一種機械魅力。(文 汽車之家 王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