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燃料電池很火!先是上海、張家口陸續發布了大手筆氫燃料電池布局計劃,隨后的6月26日,中國氫能聯盟發布《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預測,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 ,全國加氫站達到1萬座以上,燃料電池車產量達到520萬輛,燃料電池系統產能5500萬臺套/年。
從中長期來看,白皮書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氫能源車數量達到5萬輛,加氫站數量200萬座;2026至2035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加氫站數量1500座,實現燃料電池車1500萬輛。
白皮書還指出,當下,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氫國,初步評估現有工業制氫產能為2500萬噸/年,可為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初期階段提供低成本的氫源供給。
有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中國市場有41家整車廠商參與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制造,市場上已有56款燃料電池汽車車型,25家燃料電池系統集成商,20多個省市發布相關政策和規則,25座在運營的加氫站以及45座在建加氫站,僅2018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投資及規劃資金已超過850億元。
毫無疑問,氫能定將成為中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弱點也較明顯。據悉,我國氫能產業鏈企業主要分布在燃料電池零部件以及應用環節,但氫能儲運及加氫基礎設施發展薄弱。其中氫能制儲、加氫基礎設施、燃料電池及應用三個環節企業占比分別為48.5%、9.7%、41.8%。
基于此,白皮書也為我國燃料電池系統技術發展提供了方向,即持續開發高功率系統產品;通過系統結構設計優化提高產品性能;通過策略優化提高產品壽命;通過零部件優化以及規?;掷m降低成本。
實際上,隨著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也迎來了小爆發。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5月,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6輛和315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4.3倍和8.0倍。累計來看,今年前5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3輛和545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6.0%和479.8%。(消息來源:中國證券網;編譯/汽車之家 章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