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歐盟在推動智能出行上有著明確的時間表,比如2020年實現部分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到2030年邁向全自動化出行等。”10月22日,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Erik Jonnaert在2019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介紹歐盟未來出行戰略。
如今全球都在致力于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究和開發,歐盟也不例外。歐洲由于國家眾多、地域廣等原因,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步調上并不一致,為了統一歐洲各國在智能網聯技術的目標,歐盟委員會在2018年5月出臺了《通往自動化出行之路:歐盟未來出行戰略》。據Jonnaert介紹,歐洲規劃到2020年率先實現部分場景如高速公路、城市低速行駛等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同時實現卡車及垃圾車等車型的自動駕駛。對于多數車主而言,頗具吸引力且將最先在2020年實現的功能莫過于代客泊車技術。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Erik Jonnaert』
Jonnaert還表示,到2022年,歐盟所有新車都要接入互聯網,且車輛與車輛之間、車輛與其環境(即基礎設施及其他道路使用者)要能夠直接通信;地圖方面,2022年將實現由免費的、基于伽利略衛星系統的高清地圖支持。到2030年,歐盟目標是邁向全自動化出行。
由于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需要政策與標準制定等方面的支持,歐洲委員會由此發起成立了歐盟統一的CCAM平臺,該平臺除了將相關公關及個人利益方整合到一起外,還承擔協調開放道路測試及部署相關行動等任務,具體如物理和數字基礎設施、道路安全、數據接入和網絡安全等。
Jonnaert表示,目前歐盟和研發智能網聯技術的各國一樣面臨各種挑戰,如統一的標準制定、如何實現智能網聯技術發展過程中的數據經濟、如何保證智能車輛的安全及解決網絡安全等問題。Jonnaert表示,這些并非僅僅是歐盟的問題,因為很多技術和法規的制定需要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全球各國共同協作推進,而這事關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未來。
除了以上挑戰外,Jonnaert認為促進社會及用戶對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技術的接受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因為傳統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未來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共存,所有道路參與者都須認識到這一點。(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