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買車險時你踩過“坑”嗎?4月16日,銀保監會財險部正式下發《示范型商業車險精算規定(征求意見稿)》。并在近日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于征求車險改革意見建議的函》,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為車險改革做準備。
據財險公司相關人士透露,和前幾次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不同,本次改革監管部門共列出13項重點問題,既改商業車險,又改交強險。真正做到一攬子綜合改革。
具體來說,本次改革涉及3大方面內容。首先,調整商業車險費率調整系數中的因子分類,車主有可能享受更高車險折扣。你的商業車險保費=基準保費×費率調整系數。費率調整系數包括無賠款優待系數、交通違法系數、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4項。其中,自主渠道系數由各保險公司根據渠道成本設置,自主核保系數分為“從人”和“從車”兩類影響因子,比如年齡、性別、駕駛習慣、車型等。
聽起來有點復雜,簡單來說,改革將取消對保險公司自主定價系數的范圍限制。商業車險改革之初,監管要求系數浮動區間為0.85-1.15。取消限制后,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合理確定自主定價系數、附加費用率、手續費率等。這樣一來,保險公司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下調費率調整系數,車主購買車險時也就能享受更高的折扣。
第二,適當下調附加費用率。商業車險包括主險和附加險,附加保費通常包括營業費用、預期利潤、異常風險費用三項內容。這些費用與純保費的比率,就是附加費率。此前,附加費率最高不得超過35%,根據征求意見稿,附加費用率將不得超過30%。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改革方向可能是逐步推動主險和附加險合并。
第三,推動交強險改革。此次交強險改革可能會圍繞以下方向展開: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調整有責死亡和傷殘限額、醫療費用、物損等;對交強險賠付率過低和過高的地區,或考慮在交強險費率浮動比率中引入區域調整因子。
總的來說,本次車險改革主要方向是進一步提高費率市場化程度,給予保險公司更多自主決策權。對車主來說,行業充分市場競爭,消費者才能享受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有車險資深人士分析:“在本次行業基準純風險保費測算時,各個維度的基準保費基本可以做到只降不升。” (文/汽車之家 蔣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