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行業]回首2020年,全球傳統車企合計約1萬億美元的市值基本保持不變,但造車新勢力市值卻在一路飆升。
眼看特斯拉逐漸成上海制造的新名片,曾經同城的蔚來如今也已站穩高端品牌,作為上海第一企業的上汽集團,高光燈下的驕傲不免有一絲黯然失色。
在去年市值排名一退再退后,上汽保密了2年的“一號工程”項目,終于在去年年底浮出水面。在正式成立不到一個月,智己汽車于1月13日進行了全球首秀,發布兩款新車。其中,智能純電轎車量產版車型將于2021年年底上市,2022年向車主交付;另一款智能純電SUV將于2022年正式上市。
突圍高端電動汽車的中國車企不在少數,爭做“中國特斯拉”的企業也不止一二家,而智己汽車卻隱藏著更大的野心。在新車首秀前夕,汽車之家與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進行了深度對話,得到的一個最大信息點是:智己要改變游戲規則,“抹殺”特斯拉。
智己的底氣從何而來?
■解下“腳銬”
近些年,多家中國汽車大集團幾乎統一步調,把目光集中在高端電動車領域。包括北汽ARCFOX、東風嵐圖、廣汽埃安等新品牌都舉著“打破傳統”的大旗,在組織架構、模式、產品定義等方面進行革新,試圖沖擊高端智能電動車市場。背后既有品牌向上的恒定任務,也有捕捉風口的進取之意。
上汽也不例外,智己汽車是上汽再沖高端設立的新品牌,而在半年前,R品牌作為高端品牌才剛剛發布。兩者都承載著上汽高端化的重任,彼此又有何不同?
在與劉濤交流中能感知到,Marvel X和ER6的背后,體現的是以工程師為導向的技術思維,是一件精致的工程杰作,但在互聯網時代,好產品是要超出用戶預期,并產生超越商業價值的強烈情感關系,這是智己出生的理由。
為了讓智己加速快跑,上汽所做的第一步就是解下“腳銬”:引入浦東和阿里的外部戰略投資、設立專項基金、核心員工持股、允許其獨立上市等。
除了重大投資、知識產權、平臺類或整車級別的立項需要董事會審批,其余日常經營管理、產品決策權將全部下放給85后主理人。
面對這樣一個“新物種”,業內自然褒貶不一。
有人說,智己有“國字號”的技術背書和資源;有互聯網公司的思維模式;有政府依托高科技產業資源為其賦能。更關鍵的是,智己不差錢,一出生就有100個億,堪稱史上“最富造車新勢力”。
但也有人說,車企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有一定難度,兩大巨頭更難磨合。在智己成立那一刻,何小鵬也曾發言稱:“那些廣泛、深度且互補的戰略合作,只是戰術價值,戰略反而是損失?!?/p>
劉濤對汽車之家解釋:“對于上汽本身而言,現金流情況良好,完全有能力自己成立一個獨立品牌,之所以引入外資是有明確的戰略導向。阿里與張江,更多的是前瞻性技術合作,這是我們的訴求?!?/p>
實際上,傳統車企具備更高效的整車制造能力,它們缺乏互聯網思維、軟件技術、算法等,阿里的達摩院技術、阿里云等生態圈可為智己賦能。同時,對于想要造車的互聯網公司來說,聯合研發將填補自身在硬件上的落后,雙方都有利可圖。
■把“珍珠”串起來的智己
脫胎于傳統汽車品牌的“新生兒”,能否說服市場埋單,先看產品能不能讓人眼前一亮。
此次,智己一口氣發布了多項技術成果:3.9秒破百、支持11kW大功率的無線充電、超算中樞智能座艙、與寧德時代共同研發“摻硅補鋰電芯”技術、續駛里程近1000km……
1000這個數字是不是特別熟悉?就在前幾天,蔚來也發布了能量密度達360Wh/kg的半固態電池,最高續航可達1000km;此外,特斯拉在電池日上也表示,新電池的能量密度可提升至300kWh/kg,在下一代車型的續航里程也將達到1000km。
智己將全系標配93kWh和高配115kWh摻硅補鋰電池,擁有300Wh/kg單體能量密度。盡管電池技術路線不同,但殊途同歸。
目前來看,無論是智己,還是蔚來,1000km續航電池嚴格上來說仍是“期貨”。李斌將固態電池這個餅“畫”到2022年四季度量產,而智己汽車卻是沒有具體時間,預計2年內量產。
在智能駕駛上,智己搭載了英偉達Xavier(30-60TOPS)、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融合感知解決方案。同時,還支持激光雷達軟硬件架構冗余方案,包括英偉達Orin X(500-1000+TOPS)和3個激光雷達。
除了智己汽車,現階段不管是傳統車企長城,或是蔚來、理想和小鵬等造車新勢力,把硬件堆起來是基礎,演進的路線基本一致,后期通過完善軟件體系進行不斷迭代,而真正比拼的其實是2年以后的體驗。
在自動駕駛應用上,智己將在2021年落地自動代客泊車功能,優先在上海特選核心商超應用,2022年向其他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優先商超開放。
這些智能體驗離不開上汽早年的布局。劉濤向汽車之家介紹,“2016年上汽就開始做諸多基礎性技術布局,包括SOA軟件架構、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全新IMOS操作系統,以及軟件中心的成立等,這些都是上汽基于未來的終局判斷?!?/p>
“前瞻性的電子電氣架構,也需要一個扎實的高水平底座來支撐。”劉濤坦言,“某種意義上說,在‘一號項目’正式立項前,集團內部原有車型承受不了這個未來架構?!币虼?,智己也被集團內部看成是“串起珍珠的繩子”,這根繩子串起了這些年上汽積累的技術、服務和生態。
■欲動特斯拉最大的奶酪
“在偉大的人工智能時代做一個偉大的用戶企業”,這是智己汽車的戰略定位,即重新定義用戶與未來企業的關系。
具體如何體現?除了上汽持有54%股權、張江與阿里各持有18%股權外,還有5.1%歸屬ESOP(核心員工持股平臺),以及真正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4.9%股權——歸屬CSOP(用戶權益平臺)。
這也意味著,未來智己汽車的用戶,可以通過貢獻駕駛數據等方式,來獲得CSOP平臺的股權或同級別的權益獎勵。
這或將催生一個數字化新時代。劉濤向汽車之家介紹,“CSOP是全球首創,設計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和借鑒互聯網游戲的玩法,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數字權益平臺?!?/p>
具體而言,消費者可以像游戲闖關一樣,與車共同去完成高頻的數據交互,包括人機交互、座艙體驗,以及自動駕駛等。這些數據經過AI算法的自動化閉環,將直接推動產品、服務的進化與迭代。
特別是在自動駕駛領域,業內有一句話:誰掌握了數據,誰就能掌握先機。
特斯拉強大的“影子模式”讓所有企業望塵莫及。每天有100多萬輛特斯拉汽車在世界各地行駛,每個月可獲得近10億英里的行駛里程。每遇到一個新的場景,“機器司機”能將得到的數據進行不斷地修正,并反復學習。
然而,數據也有瓶頸,特斯拉出現的事故也不在少數。“自動駕駛所面臨的路況極其復雜,企業要做到90%不難,難的是長尾部分?!眲龑Υ吮硎荆翱抗こ處焷碜プ詣玉{駛的corner case來進行產品迭代,是不成立的?!?/p>
相比特斯拉的“白嫖”行為,智己更愿意尊重用戶的隱私,將選擇權交予用戶。實際上,這種用戶至上的定位,和蔚來也有些類似,不同的是,蔚來的用戶運營策略偏向交朋友式的人文關懷。智己更加簡單純粹,直接通過權益獎勵的方式,來和用戶形成互動。
智己這種激勵性玩法,潛意識里是想捕捉人性中底層的精神需求,目的是讓消費者樂此不彼。如此一來,智己即可高效地采集到極端案例下的“優質”數據,包括行為數據、接管數據等。
“我們承認,特斯拉在自動駕駛領域是引領全球的,但特斯拉又是傲慢的?!眲嘎?,“智己汽車將于2022年陸續推出多種體驗服務,自動駕駛互動只是其中一環。我們有信心‘抹殺’特斯拉。”
等到那一天真的來臨,特斯拉最大的奶酪會融化嗎?智己引導的正確價值觀值得肯定,但究竟能對特斯帶來多大的沖擊,從目前僅有的信息來看,更像是一場為打響名氣的攻擂賽,未來能否通過數字權益平臺來跑通數據還有待觀察。
■尾聲:
摘下沉重的腳鏈、推出高性能的產品,首創數字權益平臺……智己已為自己開出了最激進的藥方。
而在高端電動車的賽道中,智己也會遭遇無數強敵,除了帶馬斯克光環的特斯拉外,還有占領一批用戶心智的造車新勢力,強大的跨國車企巨頭們,以及橫空出世的蘋果、華為和百度。
能否叩開消費者虛掩的心智大門?能否在強敵面前重塑品牌形象?能否打造出一個偉大的用戶企業?智己這一戰的成敗,也將奠定上汽下一個五年的高度。(文/汽車之家 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