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 從政策引導拉動,到市場逐漸進入充分競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勢頭逐漸回升。一段產業資源加速整合、產品加速迭代的時期已經到來。
兩年來,國內各省市有關新能源汽車的資本投資、扶植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并且區域性集聚特征非常明顯。行業內,似乎每個人都能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侃侃而談,但卻又鮮有人提出可衡量、可參考的標準。
在這種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RPI)在近期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期間正式發布。這一套指數將為行業發展提供風險預警、政策制定、投資決策等方面的參考和支撐。
“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是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汽車之家充分發揮各自行業研究、市場數據的優勢,合力開展的行業指數研究。
旨在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示行業現狀和未來的運行態勢,為政府監測市場、企業決策、投資分析、消費決策提供更便捷、科學的依據,實為判斷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由“消費指數”和“行業景氣指數”為主要構成。其中,消費指數再下分3個分指數,分別為消費價格指數(月度頻率)、消費質量指數(季度頻率)和消費潛力指數(年度頻率)。
本文針對消費潛力指數進行詳解和分析。
■ 揭秘11個二級細分指標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人口、資源分布并不均衡,各地區汽車產業配套能力差距很大。
近年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給城市建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實際情況來看,各省市依然具有較明顯的區域差異性。行業內需要對各區域市場新能源汽車發展潛力進行評判,消費潛力指數就起到了這樣一個作用,可以為區域間尋找差距、補齊短板,并為企業投資布局及市場進入提供必要參考。
對于區域市場發展潛力,我們可以理解為區域市場依托現有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乘用車市場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通過收集統計31個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標數據,整理各省市上險數據得到市場容量指標數據,并根據各省市官方網站公開信息、marklines的產業布局信息、中國充電聯盟的基礎設施信息、汽車之家的營銷售后產業數據,選擇熵權法來獲取各項指標的權重,最終計算得到全國31個省市的新能源乘用車消費潛力指數。
據了解,消費潛力指數在設計階段,數據來源和整合是巨大的考驗。由于大量二級細分指標數據源頭維度以年為標準,所以消費潛力指數最終也以年為單位統計。
二級細分指標數據更能展現各區域在某一方面的發展特征。
從新能源汽車所有權來看,2020年相比2019年,新能源汽車個人所有權占比表現出了私人購買的積極性,有效反映新能源汽車產業市場化程度正在加深。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將超過80.7萬臺,較2019年增加56.4%。分區域來看,廣東、江蘇、北京、上海四個地區的公共充電設施遙遙領先于其它地區。
■ 四大一級指標“綜合體”
通過對11個二級指標的分析整理,匯總為4個一級指標。而最終所需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指數就是消費特征、市場容量、產業配套和營銷售后4個一級指標的“綜合體”。
總體來看,隨著經濟回暖以及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快速推廣,經濟發展較快的省市消費潛力指數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指數』
其中,2020年上海消費潛力指數最高;長三角、北京、廣東、天津的消費潛力較大;西北、東北地區由于車輛應用環境惡劣和配套資源較少原因,新能源汽車潛力指數較低,市場仍待進一步拉動和扶植。
『各省市消費特征指標』
從消費特征指標來看,2020年,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區外,其余各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標指數均得到提高,其中超一半的省市提高了10%以上。
北上廣一線城市整體消費水平仍處于前列,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比例更大,而西北地區普遍消費特征指標處于全國末位,經濟水平相對落后。
『各省市市場容量指標』
從市場容量指標來看,疫情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有所降低,但仍有13個省市的市場容量指標指數超過2019年。其中,北京、上海地區市場容量最高,甘肅、西藏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較為落后。
『各省市產業配套指標』
從產業配套指標來看,隨著基礎設施被列入新基建,各省市充電樁保有量明顯上升。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個汽車聚集地區整體產業配套良好;東北、西北地區產業配套較弱,地方政府需要根據地區特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以及基礎設施建設。
『各省市營銷售后指標』
從營銷售后指標來看,完善的營銷網絡和售后網點有助于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加快汽車產品推廣。隨著經濟復蘇,未來營銷售后網點覆蓋將更全面;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擁有產業聚集優勢,營銷售后網絡相對更加完善。
對于來自于整車、經銷商以及行業相關機構的專業用戶而言,新能源汽車指數應該綜合運用,而不是只關注其中某一個指數。
目前,消費潛力指數只統計了兩年,還不足以構建各地方長期性趨勢。未來如果累計3-5年,則能更準確的分析出各省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優勢和不足,并結合二級指標進行對癥下藥,對未來發展提供更準確的參考因素。
編輯總結:
消費潛力指數以年為單位,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的重要組成之一。對于各省市的一級、二級指標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可以得出更多的結論。比如,廣東、山東等地,常駐人口均超過8000萬,潛在的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比例相對較大;北京、浙江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政策適當拉動就可以帶動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
一年多以來,疫情對全國汽車產銷產生了很大影響,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有所降低,但在各地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的拉動下,仍有13個省市的市場容量指標指數超過2019年,持續提升。
除了本文之外,我們還將對消費價格指數、消費質量指數,以及“行業景氣指數”進行詳解和分析,敬請關注。(文/汽車之家 劉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