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寶馬首臺純電動SUV iX3(參數|詢價)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X3也成為了寶馬首款同時具備燃油和純電動兩套動力總成的車系。對于寶馬來說,iX3還是一臺代表未來的開創者——它搭載的第五代電驅動系統將成為未來寶馬電氣化車型的“標配”。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臺iX3以及其搭載的第五代電驅系統有何過人之處。
這篇文章要聊到:
1、iX3跟X3有什么關系?
2、將來每一款寶馬都將有三種動力形式?
3、寶馬第五代電驅系統:從SUV到M系性能車
●“沒有新意”的iX3
無論在北京車展上首發的概念車還是最近曝光的官圖,關于寶馬的這臺純電動SUV的外觀已經沒有什么懸念可言——與同樣來自德國的對手不同,寶馬的這臺純電動車型從外觀上來看除了封閉式的格柵以及經過特殊設計來降低阻力的輪圈以外,與普通燃油版的X3沒有什么顯著的區別。
簡單說一下這臺車的關鍵性能數據:動力電池容量74kWh,WLTP工況下綜合續航里程為440km。電動機最大功率210kW,最大扭矩400N·m來驅動車輛的后輪。相比一眾造車新勢力的產品而言,這些數據對于消費者來說的確有些缺乏誘惑力,但寶馬的看法是,iX3的動力數據堪比燃油車型,而440km的續航能力,則是在重量和性能之間取得了一個“良好的平衡”。至于它同X3之間的關系,寶馬從未避諱:未來它將在沈陽同X3共線生產,并且這將是寶馬未來車系的生產范式。
●寶馬集團的電氣化布局:給消費者以選擇的權利
雖然寶馬電氣化的腳步在歐洲車企中走在前列,但是寶馬從來沒有“在XXXX年,淘汰內燃機”之類的說法,而是在電氣化的進程中,做好車型平臺的兼容性,使其在一個車身結構下可以兼容傳統內燃機、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動三種動力結構,給不同需求的消費者以“選擇的權利”。這意味著未來寶馬旗下大部分車系都將提供三種動力形式供消費者選擇。
在大力推進車型電氣化的同時,寶馬也在進行降本增效的工作。去年3月,寶馬前任CEO哈羅爾德·科魯格曾經公開表示,從2021年起,寶馬將開始著手削減旗下50%的動力總成,同時精簡車型序列,諸如定位于跨界車型的3系GT將停止研發。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加靈活的車型架構和動力系統,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不同動力形式的車型。總而言之,寶馬有些開始向蘋果公司學習的意思:降低旗下產品序列的復雜度,通過更靈活的平臺技術來應對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從而換來更高的效率和利潤率。
●第五代電驅系統:寶馬未來車型的標配?
說到iX3最大的亮點,在于它是首款搭載寶馬第五代電驅系統的車型。而第五套電驅系統,可以說是寶馬的一套“萬金油”動力系統——它幾乎將出現在未來寶馬所有車系中。那么這套第五代電驅系統有何亮點?我們不妨首先拿iX3同它最直接的對手奔馳EQC正面對比一下性能數據。
寶馬iX3與奔馳EQC主要性能對比 | ||
寶馬iX3 | 奔馳EQC | |
電池容量(kWh) | 74 | 79.2 |
綜合工況續航里程(km) | 440 | 415 |
電機功率(kW) |
210 | 300 |
驅動形式 | 后輪驅動 | 四輪驅動 |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雖然iX3的電池容量比EQC小,但是它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卻比EQC高,這就意味著iX3的這套電驅系統效率更高。作為關乎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寶馬選擇了自己獨立研發電驅系統。
能量密度提升,意味著電動車可以不必帶著過于龐大沉重的電池,這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電耗,另一方面纖薄的電池也可以不過分侵占乘員空間。不過高能量密度意味著電池內部電極材料活性更高,更容易發生熱失控,這對于電池管理系統提出了更嚴峻的考驗。
說到第五代電驅系統的另一個特點,則是模塊化。得益于整套電驅系統緊湊的設計,它可以很好地兼容現有的燃油車平臺,而且可以靈活地布置在車輛前橋或后橋的位置。不僅如此整套系統還可以依據不同的使用需求來選擇不同的配置。
充電單元、驅動系統以及電池組依據不同車身形式以及動力形式可以進行靈活搭配選擇,來實現不同場景下的需求。諸如單臺電動機的功率可以從90kW到大于300kW不等,而電池組的形狀和結構也可以依據車身形式靈活改變,在體積和續航里程之間實現平衡。這樣一來,第五代電驅系統可以匹配插電式混動(P4結構,即電機布置在后橋上)、純電動后驅、四驅以及不久前剛公布的燃料電池系統上。
另外對于寶馬M車系的死忠來說似乎也不用失望:在19年上半年,寶馬研發團隊基于5系打造了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純電動運動轎車——“Power BEV(即性能電動車)”。它具備了三套第五代電驅系統,可發出530kW的最大功率,實現了低于3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以及不可思議的彎道極限性能。雖然寶馬沒有表態,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寶馬的工程師們正在探索基于第五代電驅系統的“M”。
文章小結:
我們正處于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候變化都更加迅猛的時代,對于汽車工業來說也是如此:面對日益變化的市場環境,以及來勢洶洶的諸如特斯拉這樣的“攪局者”,傳統車企已經站在了十字路口。如何面對挑戰,寶馬的舉措值得借鑒。(文 汽車之家 王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