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7月25日,中汽中心汽車測評管理中心(簡稱“中汽測評”)在廣州召開2025中汽測評第一次媒體發布會,會上公布了C-GCAP(中國綠色汽車評價規程)和CCRT(中國汽車消費者研究與評價)的最新評價結果。
● C-GCAP和CCRT測評成績發布,共涉及15款車型
本次的C-GCAP評價選取了5款車型,它們分別是大眾邁騰、小米SU7、寶馬X3、長安馬自達EZ-6以及小鵬P7+。這些車型中,小米SU7是唯一一款在健康、能效以及低碳這三大評價板塊中,都獲得五星+評價的車型;其余車型在這三個評價板塊中均獲得五星評價。
小米SU7之所以能夠取得五星+評價,最主要的原因是參與了三大板塊選做項目的評價,這些項目包括了高光照強度有害氣體濃度(健康)、極限低溫續航(能效)、動力電池低碳性能(低碳)。其余車型均未參與選做項評價(選做項評價需車企主動提供測試報告供中汽測評審核,通過后才能在四星或五星評價基礎上取得四星+或五星+評價),所以無緣五星+評價。
本次CCRT評價成績針對的是緊湊型新能源SUV市場,中汽測評結合市場內車型銷量及熱度綜合選取30款車型,經過消費洞察和用戶調研,從智能化、舒適性、空間、服務體驗、續航/補能、駕駛感受這6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出車型特點、用戶評價亮點以及用戶槽點,最終確定10款推薦車型納入官方消費指引產品《CCRT選車指南》中。
這10款進入《CCRT選車指南》的車型為鉑智3X、海獅05 EV、極氪X、紅旗HS3 PHEV、奧迪Q4 e-tron、領克Z20、AION Y、捷途山海T1、大眾ID.4 X、五菱星光S PHEV。
● 中汽測評相關測評規程發展路線圖
在此次媒體發布會上,中汽測評還進行了新能源電安全測評專項、C-GCAP修訂版規程、C-ICAP修訂版規程等方面的解讀,并公布了相關規程發展路線圖。
其中,中汽測評的新能源汽車電安全專項評價規程,定位為從消費者用車場景出發,傳遞電安全理念,守護用戶安全出行。其意義是為消費者提供新上市車輛的電安全信息,促進行業對電安全的重視,推動技術發展。
中汽測評的新能源汽車電安全專項評價規程包含6個板塊,分別是充電安全、電磁安全、功能安全、電池安全、高壓安全、消防安全,其中高壓安全和消防安全都為報告審核項(即車企申報資料,中汽測評審核)。中汽測評根據六個板塊的綜合得分來進行星級評價。
中汽測評在這個專項評價規程中,選取的車型包括轎車、SUV和MPV,車輛動力形式包括純電、插混和增程。選車的規則是結合新能源汽車使用特征,參考市場表現以及產品配置來確定車輛款型,測評車型在近期內沒有停產計劃。
根據中汽測評的規劃,新能源汽車電安全專項的第一批測評結果將會在2025年9月30日之前發布,技術路線圖將會在2025年11月發布,后續將會以1年微調、2年換版的節奏對規程進行迭代。
中汽測評C-GCAP(中國綠色汽車評價規程)2024版修訂版從健康、能效和低碳三個維度對車輛的綠色性能進行整體評價,每一個維度都設置了選做項,考查車輛在相對極限環境下的性能表現。新增座艙熱環境指標,考查車輛在空調開啟場景下的熱舒適性。在能效板塊,針對不同的動力系統形式,測試規程設置了針對性的能效評價體系。
如:在燃油車能效部分,進一步豐富了測試場景,設置常溫、高溫開空調和低溫開空調場景;在純電動車能效部分,設置消費者關注度較高的高溫場景、低溫場景、大功率充電等指標;插混車型(含增程)的能效部分設置了高速虧電油耗和低溫續航等用戶痛點場景,并設置高溫油耗、極限低溫續航場景作為選做項。
在低碳板塊,C-GCAP將針對不同的動力系統形式設置不同的選做項。如:針對燃油車設置的高原尾氣排放,針對純電動車設置的動力電池低碳性能,針對插混車型(含增程)設置的高原尾氣排放和動力電池低碳性能。
C-GCAP只對健康、能效和低碳三個板塊進行星級評價,不對汽車綠色性能整體進行星級評價。必做項取得五星或者四星評價的車型,進一步通過選做項審核后可以進一步取得五星+和四星+評價。
根據中汽測評的規劃,新的2026版C-GCAP將會在2025年11月發布征求意見稿,2026年1月正式發布。
中汽測評的C-iCAP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的1.0版本在2022年12月發布,最新的C-iCAP 2024年版修訂版在今年7月正式發布,并于2025年7月1日開始實施。
相較于修訂前的2024年版,修訂版規程主要變化包括:在行車輔助項目中新增城市領航輔助;在測評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功能選裝情況,在高速領航輔助和城市領航輔助中二選一進行測評。
C-iCAP的輔助駕駛板塊包含測試項和審核項,星級由這兩部分得分綜合評定,最高可獲得五星+評價;智慧座艙和隱私保護板塊只包含測試項,星級由測試項得分進行評定,最高為五星。
中汽測評C-iCAP下一個大版本將會是2026年版,新版將在駕駛輔助、智慧座艙以及隱私保護上進行多方面的升級,更好地對新車上的智能化技術性能進行考查。C-iCAP 2026年版預計會在今年12月份發布征求意見稿,在2026年1月正式發布,在2026年7月正式實施。
● 編輯總結: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新車的綜合性能和用戶體驗都在加速進化,這倒逼著像中汽測評這樣的專業評測機構,在評測規程升級上必須與時俱進、快馬加鞭。評測規程的設置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太嚴或者太松都會導致最終的成績缺乏區分度,只有恰到好處的評價標準才能讓新車性能差異高下立見。期待中汽測評新能源汽車電安全專項評價規程和2026年版的C-GCAP/C-iCAP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貼近實際用車場景、更具區分度的專業測評報告。(圖/文/汽車之家 常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