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賽事] 2018 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舉行。編輯也借此機會在正賽開場之前來到了雷諾運動F1車隊的維修車間,探訪這充滿神秘感的地方。
我們從圍場后方進入維修間,平時空蕩蕩的區(qū)域早已被無數(shù)隔板分割成數(shù)個區(qū)域。每位工作人員進入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從墻上取下對應的對講機。
維修車間兩個門面分別對應了兩位車手,左側是塞恩斯,右邊是霍肯博格。在其賽車上方設有高亮的頂光提供照明,并標識了對應的車手姓名和車號。
由于保密原因,維修車間僅有部分區(qū)域允許拍照。雖然臨近正賽,但或許是因為時間稍早,維修車間內(nèi)氣氛還很輕松,背景音樂的音量并不小。
目前車隊使用的賽車名為RS18,其整體采用黃色為主色調(diào),在20輛F1賽車中還是很搶眼的。
在各個車隊門口都可以看到數(shù)個前鼻翼被斜放在門口,其有著充足的備件,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是比賽中受損幾率最高的配件。
當然,層數(shù)超多的翼片也為賽車帶來了至關重要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如果將時間撥回數(shù)年前,相比之下那時候的翼片數(shù)量可真少。
駕駛艙上方的Halo可謂是這個賽季賽車最大的變化,有人將其稱之為“天使光環(huán)”、“三角褲”,但相信更多的車迷還是認為它更像是人字拖的夾腳吧……
Halo采用碳纖維包裹鈦合金材料制成,可承受來自正面高達46千牛的力量沖擊。其目的在于減少事故對車手帶來的傷害,諸如飛落的輪胎。
車身兩側碩大的進氣口為發(fā)動機散熱提供所需的冷空氣,而在車輛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只能依靠鼓風機幫助散熱。極端時,加入冰塊也不是不可以。
我們都知道,制造一輛F1賽車的成本很高,碳纖維材質可謂是“罪魁禍首”之一,但賽車又離不開它高強度、輕量化的特點,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空氣動力學在F1賽車中有這著足輕重的地位,賽車每一處的設計都要考慮空氣動力學效應,也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為提高空氣動力學而設的導流部件。
這也是為何紐維這樣的空氣動力學大師在F1中非常受重視的原因。畢竟他甚至可以在動力單元并不出色的前提下,憑借一己之力讓賽車同樣擁有較強的競爭力。
尾翼上端的可變式翼片(DRS)能夠為賽車在直道時帶來更好的加速度。在關閉DRS時,它帶來的下壓力也能讓賽車在通過彎道時有著更快的速度。
不同車隊的方向盤造型并不相同,但基本的功能、操作還是較為相似的。除了幾個常規(guī)設定按鈕外,每位車手還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設定部分自定義按鈕。
參觀時,輪胎還在維修間角落里披著加熱毯還未安裝。四條加熱毯都支持獨立的溫度設定,在一旁的顯示屏也會有對應的溫度顯示。
簡單的聊了下賽車,再讓我們看看這位正在用透明膠牢固車身貼紙的小哥。可別要小看了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車身貼紙比賽中脫落,也會對車輛空氣動力學造成影響。
維修間內(nèi)設有很多顯示屏,除了播放轉播畫面外,還有賽車的各項數(shù)據(jù)、比賽時的排名成績、賽道的數(shù)據(jù)等等非常非常豐富的信息。
在正式比賽開始后,車隊所有非必要人員都只能在環(huán)形屏幕后活動,前方的區(qū)域是留給車隊技師(換輪胎等)的空間。
維修間外的區(qū)域也是比賽時非常具有觀賞性的地方,這里將進行換輪胎的工作。本賽季已經(jīng)沒有“棒棒糖”出現(xiàn)了,但新的信號燈似乎并不給力,之前其它車隊就有失誤出現(xiàn)。
而在靠近大直道的一側,這里是指揮臺的區(qū)域,比賽時能在這兒看到車隊的各位大佬。6塊顯示屏提供的數(shù)據(jù),再加上背后策略大師們的建議,決定著車手進站時機等事宜。
上海站,霍肯博格和塞恩斯都采用了兩停策略,兩人也分別取得了第6位和第9位的成績,車隊對此也表現(xiàn)滿意,恭喜二位。(圖/文/攝 汽車之家 周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