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我該怎么辦]快遞員,一個非常具有臨時性、隨意性的職業,當然,也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今天為什么要和大家聊聊快遞小哥?那得從快遞員的特殊性和之前很多起和快遞員的事故糾紛談起。由于快遞員的隨意性、臨時性等行業因素,當我們和快遞員發生事故后非常容易發生糾紛,很多案例都表明:最終理賠無門、快遞員“人間蒸發”的情況數不勝數,那么,我們真的沒有辦法了么?當然沒有這么悲觀,今天我和就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啟發。
和快遞人員發生事故,如果是你駕車撞了人家,那還算好辦,在保險正常的情況下,用交強險或三者險都可以妥善解決,和一般的第三方事故并無差別,但一旦涉及快遞員責任,可就不好辦了,今天我們主要就聊聊對方責任這塊。
先來看看為何我方責任不好辦:1、國內對電動車無明確法律責任界定,一旦出現事故并不好判斷責任,2、快遞員多會把責任推到公司一方,3、快遞公司多會以各種理由推責,或直接找不見當事人。
其次:快遞公司不和快遞員簽訂合同/簽訂不公平合同(讓快遞員承擔一切經營風險)的情況并不少見,一旦出現糾紛,快遞員很可能會采取”人去樓空“的策略躲避責任,而快遞公司此時則多會以臨時工、實習、承攬關系等理由推卸責任,這樣對于受害方來講就非常被動了。
一旦和電動車/快遞員發生事故,馬上報警是上策,察認定責任,交強險賠償后,不足部分,按責任賠償。快遞公司一般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道交法第七十六條也有說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當然,如果是快遞員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發生事故,涉及賠償對方,同樣是具有“追償權”的,據律師介紹:快遞人員“發生事故時是職務行為”;負事故同等責任,“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在這些前提下的話,公司方就應承擔快遞員職務過程中造成該事故的責任”。而且根據《合同法》來看,承攬關系下的快遞員一旦出現問題,公司也不可能完全逃避責任。
你看,從法規上來看,其實非機動車一方已經被潛在的定義為弱勢群體,就算你完全無責,也要負百分之十的責任,從現實意義講,法律法規我們無法改變,所以說,一旦出現涉及快遞員的事故,積極取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對現場進行拍照、對快遞人員身份確認,對工號、工牌等可以證明身份的信息拍照留存,這些老生常談的技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你后期理賠的順利程度,就算起訴對方,你也不會因為對方隨意推卸責任而變得被動!
上面我們也聊了快遞員行業的特殊性和法律方面的情況,如果你一旦遭遇和快遞員責任不清的事故,除了第一時間對現場、人員取證拍照外,馬上報警是必須的,這不僅是對自己的的保障,也是對對方負責任,如果就隨意走人了,事后有什么情況很難說清楚。
●編輯小結
通過上面這些內容,相信大家已經對快遞員行業的特殊性有所了解,并且對于為何對方責任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糾紛也有了客觀的認識,正是因為上述的行業特性,才導致一旦發生糾紛,快遞一方因為躲避法律的成本很低,所以往往都會推卸責任,而法律方面又不完善,所以,作為駕駛者,你該這么辦!
作為駕駛人的你來講,你只需要記住:1、出了事馬上積極取證,拍照,如遇責任不清及時報警,2、如果責任明確,該找哪方找哪方,還是那句話,證據在手,責任界定明確之后,再去找快遞公司索賠相對要更靠譜一些。(文/汽車之家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