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一韓資經銷商集團的高小姐正在為新工作的事情猶豫不決,正在中國大舉收購4S店的美國經銷商集團和有日資背景的二手車集團,都在競相“挖”她。這讓高小姐很猶豫。
“目前在上海投資一個4S店的成本在1000萬元—1200萬元,投資二手車交易市場僅需約500萬元。很多外資現在更愿意投資在中國的二手車市場,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該賭一把。”
用二手車留住用戶
相較于高小姐的猶豫,外資車企對于中國的二手車市場的態度要明朗得多。
根據戴姆勒集團梅塞德斯-奔馳公司的估計,今年中國二手車銷量可能比去年增長7%,達到410萬輛。面對這樣的“大蛋糕”,包括戴姆勒、日產、大眾等眾多汽車廠商,競相在中國建立二手車業務,推出以舊換新服務,同時向經銷商提供舊車擔保和維修服務,并逐步向這塊業務傾斜。
其中,日產公司已經開始自行舉辦回購二手車的拍賣會,并且開始對經銷商展開培訓,幫助他們準確評估舊車價值。
其實早在幾年前,外資車企就已經在中國二手車市場“跑馬圈地”。全球最大的二手車巨頭——美翰集團已經在上海、深圳成立了拍賣公司;與日本雙日株式會社、蘋果汽車網絡株式會社合作的艾普二手車也在全國開了50多家二手車加盟店。
日本第一、全球第二的二手車交易商,概譽集團日前公開表示,公司正在為進入中國二手車市場做積極的準備。“雖然在日本我們主要利用拍賣的手段來維持二手車價格,但在中國將主要依靠市場的手段。價格透明化、流程簡單化很重要。”
“理想的狀況是,他們在30歲不到的時候購買第一輛車,而且買的是二手奔馳車,我們就可以把他們一直留住。”梅塞德斯-奔馳中國區總裁麥爾斯如是表示。
中國民眾心態的變化,也成為二手車市場即將繁榮的重要前提。在中國,汽車的角色已經從身份的象征越來越向代步工具或者“玩具”靠攏。
“買臺二手車,開上幾個月不喜歡了,賣掉再換,一年下來也損失不了多少錢。”記者近日從采訪中了解到,隨著二手車交易費用降低,交易秩序規范,很多這樣的玩車族在市民中逐漸增多,從頻繁換車中體驗到不小的樂趣。
“誰現在還專心排隊搖號,去花那么多錢買新車,如今二手車多火爆啊!”北京一位常年從事二手車生意的大姐告訴記者。
“隨著國內換車高峰的即將到來,二手車的‘井噴’已經為期不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介紹,今年前三季度二手車交易量增長率為12%,是新車增長率的近4倍。
“中國市場極具潛力。發達國家新車和二手車高峰的間隔一般為6~7年,但是中國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這個周期將會縮短。”概譽集團對估算。
二手車如何能被中國人待見
隨著中國二手車市場逐漸火熱,最近一段時間,二手車經銷公司、連鎖經營、連鎖超市不斷誕生;簡化交易流程的新技術不斷應用,為提高誠信的企業聯盟也不斷建立。
不過,火熱的市場,掩蓋不了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種種“短板”:售后服務力量薄弱、缺少鑒定評估科學標準等。業內人士認為,二手車市場即便面臨“井噴”,也仍處在幼年期。
中國二手車市場一直缺少完整、嚴謹、科學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標準。有些地方為了搶二手車生意,故意低估價格,競相壓價。
相比這樣不成熟的市場,發展較早的國外二手車市場則早已進入成熟階段。二手車市場僅僅屈居美國的日本,早在1966年,就成立了財團法人“日本汽車評估協會”,二手車經銷商要想獲得二手車的評估資格,必須通過該協會的審查。同時,二手車銷售店內要有通過評估協會組織的技能考試專業評估師,其資格有效期為3年,通過進修可獲得資格晉升。
此外,售后服務也是二手車發展的重要障礙。
北京的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買過一輛二手車,開了一段時間,變速箱出了問題,但商戶根本不管,不得已只能自己掏腰包維修。采訪中,記者發現,有王先生這樣遭遇的二手車主不在少數。
按交易流程,一些買車者要與二手車中介簽訂《二手車交易合同》,但是對于售后服務,卻沒有合同規定。因此“出了問題盡管來找”的口頭保證,不知不覺中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而在堪稱二手車市場世界老大的美國,二手車實行規范化售后服務標準。在一些州,如果消費者對已經購買的舊車表示不滿,那么確保舊車未遭損壞并且行車未滿300英里(1英里約1.6公里)或購車不足3天,購車款可全額退還給消費者。
歸根結底,美、英、德、日等發達國家的二手車市場,汽車融資租賃和汽車拍賣的廣泛應用是該市場一直活躍的另一因素。比如日本,有大大小小不同的150家拍賣場,以會員制形式組成。哪家有拍賣會,遍布全國的上萬家會員經銷商會趕往那里進行交易。相較而言,國內二手車交易模式功能單一、缺乏現代營銷手段。二手車的買賣雙方,大多數是在如體育場般大小的露天市場碰面交易。不過,由于外資車企的介入,《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二手車業務,企業、大型經銷商極少參與的狀況,即將得到改變。
相關閱讀:
外遷受限 京二手車市明年恐陷價格低谷
http://www.omaae.com/industry/201112/27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