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隨著中國品牌的進步,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時代。偏愛操控和行駛品質的消費者或許會選擇德系車,偏愛省心省力用車無煩惱的消費者或許會選擇日系車,如果偏愛性價比,現在的中國品牌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曾經主打性價比的韓系車似乎所剩的生存空間并不大了,在中國消費者眼里韓系車不論在性能、操控、耐造、還是性價比方面,相比于競爭對手似乎都沒有很大的優勢,那么韓國車企真的這么中庸了么?
- 現代也有高性能小鋼炮?
如果要評價一個品牌的性能和操控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就一定要看看他的高性能車型,現代汽車在近幾年推出了旗下的N系列品牌,就是他們主打的高性能版本車型,當然,和寶馬有M和M Performance一樣,現代汽車除了N系列外,還有N Line套件這種介于N系列版本和普通版本之間的車型可供選擇。更運動的外觀加上傳動系統和懸架系統等各方面針對性的調校,讓N Line車型不僅僅只是一個樣子貨。
現在的N系列產品量產車共有i30 N和Veloster N兩款,其中i30 N僅在歐洲市場銷售,Veloster N僅在韓國市場銷售,根據現代汽車提供的數據來看,這兩款車不僅吸引了大量的年輕消費者,并且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第一次購買現代汽車的產品,可以說是覆蓋了一個新的客戶群體。
我想這也是Veloster N不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一款進口的小鋼炮,本身就比較小眾且價格上相比已經國產的高爾夫GTI不會有什么優勢,再加上只提供手動變速箱,在中國市場能夠駕馭的人就更少了。因此這款挺有駕駛樂趣且代表了現代汽車高性能技術的車型,便與中國市場失之交臂。
- 新能源方面有何作為?
除了代表研發能力的高性能車型外,新能源汽車在如今這個排放法規越來越嚴苛的社會也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是大勢所趨的未來解決方案。
我們曾經對Nexo進行了試駕,也對其使用的燃料電池系統進行了充分的解讀,不過可惜的是,和N系列車型一樣,Nexo暫時也沒有引進中國市場的規劃。Nexo不引進中國的原因和N系列則完全不同,主要受限于中國的加氫站數量過于稀少所導致,沒有公共的加氫站,引進再好的燃料電池車也白搭,這也是像豐田Mirai等燃料電池車沒有在中國市場投放的主要原因。
- 現代做不來純電動車?
所以說在電動機和電控的技術上,現代汽車在燃料電池車上的技術儲備是完全可以勝任的,那么純電動車最關鍵的“三電”中,剩下的就是電池技術了。Nexo上的電池確實不大,作為純電動車使用的話的確難以勝任。
既然在最難的“三電”方面都不存在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何現代汽車卻把新能源的發展方向壓在了燃料電池上呢?這和韓國本土的實際情況密不可分。
此外在用車文化方面,韓國人似乎與歐洲人有著更多的相似點,柴油車的銷量占到了乘用車銷量的近35%,而汽油車則占到了約45%,柴油車的優勢不僅功率大而且相對汽油車來說油耗更低,這當然是一種較為環保的選擇。此外由于沒有車牌限制等政策,因此韓國人對于新能源車的購置基本都是出于出行需求和個人喜好,而不像在我國有著相當一部分人是迫不得已去選擇新能源車。
-所選技術路線符合韓國國情
所以從用車習慣上來看,韓國確實在推廣純電動車,但國家層面的力度并不如我們這么大,再加上沒有車牌的限制,因此購車需求更多的還是按照個人所需和喜好,所以為何濟州島能成為韓國新能源車銷量最好的地方就非常合理了:島嶼面積不大,對于電動車來說,續航里程滿足一天的出行需求完全足夠,而且島上居民家里很多都有自己的固定車位,充電也就不會成為太大的問題。
雖然現代集團在技術上的儲備完全跟得上主流的趨勢,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但是在技術的推廣方面它們似乎并不像豐田那樣大膽。隨著我國對燃料電池車越來越重視,國內的加氫站也呈現出增長的態勢。
我們承認中國市場確實還不成熟,有著太多人為干涉的因素在其中,但不應該不合適就諱疾忌醫般的不帶來,而是應該爭取將最新的技術在這里推廣開。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無疑是很高的,那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去推廣呢?畢竟中國有句古話,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總結:
從現代汽車的技術儲備來看,不論是在高性能車型上還是在新能源車型上,他們都有著足夠的深度,不過為了迎合韓國國內市場的需求,在新能源的推廣與布局方面讓我們看起來與我國的市場需求有著較大的區別。當然,隨著我國汽車市場越來越成熟,對新技術的接納程度肯定也會越來越強,也希望現代汽車能在不久的將來能把這些最新的技術都帶來中國市場。(文/圖 汽車之家 苗帥)